自己搞專案最怕是遇到那種沒把目標搞清楚,也沒把任務釐清,就拉了一堆人去執行,最後做出來的也不知道到底能幹麻?
只好再找另一批人幫它修改後,然後交辦了事,也沒人會再去追究這浪費掉的資源!
目前分類:職場生活 (810)
- Feb 12 Mon 2024 21:35
浪費掉的資源
- Feb 06 Tue 2024 20:02
別用自以為的技術賺錢
過了35歲,真的別用以為的技術賺錢。
我以前認為的資訊技術,通常幾年就有更簡單的工具,把過去的工具與API淘汰了,當然永遠覺得工具學不完,薪水還沒辦法提高。
後來我請教領高薪的專家,那位師傅說他為了解決商業難題,會思考怎麼用現有工具解決?還有自己獨特的好方法才是真正活用技術!
實際上任何程式語言,資料庫,與前後端框架都只是工具。
- Feb 03 Sat 2024 23:28
3天搞懂保險規劃 圖解精打細算
- Jan 20 Sat 2024 01:18
產業的市場行情
最近當主管的前同事要跳槽,詢問我目前業界狀況。
我回對方說你頭銜只是基本,不會有人看到你有個頭銜,下一份工作就用該頭銜位置來找你,都是要看內容的。
最簡單就是看:你影響多少業績,影響多少人考績呢?
- Jan 11 Thu 2024 23:43
薪水就是遮羞費
這十幾年工作經驗,私下常抱怨制度爛,但是遮羞費給的還不錯,自己還不是抱怨完還是摸摸鼻子繼續幹?
因為這社會不公平的事太多了,如果以為職場是拼頭腦誰學歷高,專業能力強或公平誠信,通常是輸家!
掌權的就是想佔位、拉派系、撈錢。
- Jan 10 Wed 2024 23:00
資安課的心得
這學期上資安課時,坦白說真的很多同學報告版面算美觀,但數據分類的亂七八糟,把不是這次探討的資料也貼在一起,或是直接貼圖,什麼描述都沒有。
以致口頭報告時,被主任抱怨同學報告根本是垃圾。
突然想起以前教授是這麼跟我說過的在職進修培養的是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表達能力。
- Jan 03 Wed 2024 00:58
IEC 62443 和ISO 27001
IEC 62443 和ISO 27001是兩個不同領域的資訊安全標準,它們有一些共同點,但在關注的範圍和重點上存在一些明顯的差異。
- Dec 27 Wed 2023 01:16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課程選課注意事項(適用112學年度)
北商為確保教師教學品質並顧及學生之權益,故課程以學院為單位開設供學生自由選修(課程及選課依通識每學期之實際開設及公告為準則)。
學生可於該學院內自由跨選( 應屆畢業生(本項不適用進修部二技制) 及延修生不在此限),惟不得跨學制、 跨部及跨校區。
- Dec 21 Thu 2023 23:45
職場溝通障礙
遇到就是愛跟自己唱反調的下屬,或者是對自己充滿敵意的同事,又該如何溝通呢?
我自己跟某個組員有些相處上的磨合,這個組員沒先找我促膝長談,反而一狀告到我主管那去了。
而上司第一時間就把這件事告訴我,並説明她完全站在我這邊,請我想一下未來該如何處置這位組員?
也許我的上司可能想藉此考驗,我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領導能力與下屬溝通的技巧是不是能建立信任?
- Dec 11 Mon 2023 23:23
知識管理上課心得1211
今天牛老師分享 學歷史的大用:呂世浩(Shih-Hao Lu) at TEDxTaipei 2014
https://youtu.be/Ap0w3PgSK7g?si=Y4DIlKXcI59hp4mk
學習知識本身就是一個傳承學問的方法,學歷史的目的在了解人性、啟發智慧。
要會思考,當學歷史時,不只要了解,也要有問題。
- Dec 09 Sat 2023 23:00
同理心工作坊 4C階段
今天課程是同理心工作坊
工作坊是個模糊的詞,有些人覺得有「互動」就是,有些人認為要有「便利貼」。
其實工作坊的重點是要大家一起達成結論在討論解法前,與利害關係人分享使用者遇到的問題與痛點,再針對特定主題或活動,進行「討論」或「實行、實作」。
陳老師今天帶我們進行4C階段
- Dec 04 Mon 2023 23:00
尚榮安教授 今日講座內容
今天請到東吳的尚榮安教授來北商講座
課堂有提到 Shein 品牌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59231332
波特價值鏈分析模型就是一套用來分析企業競爭優勢、尋找最大價值的方法。
也提到知識需求的流程如投影片所示
- Nov 23 Thu 2023 00:57
沒有正義只有妥協
我目前是掛主管職的員工,員工離職原因不外乎三種原因 1.錢 2.人 3.工作內容
以前下屬跟我抱怨跟空降主管不合而想離職,而一個垃圾主管的養成,絕非一人一朝一夕,我向他說若得罪團體或大老,永遠都有人被整!
不要以為自己會有尚方寶劍,這世界沒有正義只有妥協!
我工作與經濟不穩定,磨掉不少稜角,直到被裁才知道在企業眼裡的真相:「員工就是免洗筷。」
過去一直認為錯在制度,當時如果理直氣和,給高層留面子,也不至於會丟掉工作。
- Nov 18 Sat 2023 23:00
被人背後中傷
- Nov 16 Thu 2023 23:00
越級報告的後果
職場倫理常被教育不要越級回報,牽扯到各級主管的利益。
尤其在跟(人)很有關的產業中,關係的維繫幾乎是最重要。
人際關係之類的雜事,沒有不傷和氣的,職場傷一時和氣,保團隊戰鬥力很常見的。
- Nov 06 Mon 2023 23:35
1106知識管理上課筆記
今天知識管理課程請到楊所長來講座。
楊所長在課堂一開始提到雙軌轉型:既有業務再升級+發掘市場新缺口
雙軌轉型這概念是一種策略思考與執行的架構:如何一邊找出既有經營模式的弊病,設法減少它造成的傷害(修補)。
另一方面該如何找出市場尚未滿足的需求或痛點,並且建構全新的組織與能力,打造出能應對市場需求的新經營模式(創新);最後將新舊兩種模式串連起來,建立對手難以超越的競爭優勢。
- Oct 28 Sat 2023 23:00
學歷篩人
台灣學歷太整齊劃一,單論電資的話,台清交裡面你要找到弱者的機率約兩成以內。
再來比如成大25%、中央30%、台師大40%等,越往後面的學校出弱者的機率越高。
實際上就是排名越後面,越容易雷,不然大家以為用學歷篩選員工(8年工作經驗內)的台灣科技公司是智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