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上資安課時,坦白說真的很多同學報告版面算美觀,但數據分類的亂七八糟,把不是這次探討的資料也貼在一起,或是直接貼圖,什麼描述都沒有。
以致口頭報告時,被主任抱怨同學報告根本是垃圾。
突然想起以前教授是這麼跟我說過的在職進修培養的是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表達能力。
以正確的寫碩論方式,應該是從閱讀大量的相關研究開始。
從碩班一進去,開始先看大量學長姐或是研究所的相關文獻,從各個文獻中找出達成某種目標的手法,然後這手法有什麼優點與缺點?
分類他們的方法,引出各方法的優缺點,然後尋找能不能有一種方式同時使用A跟B的方法,來擁有更好的結果。
這基本就是第一章的序論,接下來是模擬與實作,用模擬驗證自己的想法,用實作證明可行性,探討實作與模擬的誤差。
然後每週跟教授的meeting,呈現出自己做了什麼?
如何正確的表達?投影片怎麼做?
能讓人一目了然,看出報告的重點,推測才是主任教這堂課的目的。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