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巧遇以前同事,發現過去業界大談雲端運算,從上到下幾乎所有公司都能沾得上邊,不免令人質疑是在炒作議題?
然而遇到現今整個IT業界都在追逐Big Data議題,在相同的情境下還是不免要質疑:這是不是也在炒作?

雖然雲端運算還是很熱門的話題,但更熱門的是Big Data
資料在以前被視為垃圾,現在卻被視為資產,這是大數據時代的第一個變革。

然而該如何解決日漸緊迫的巨量資料處理問題呢?像Facebook、Twitter這樣面臨資料量大爆炸的網路公司,開始用Hadoop、NoSQL等新興技術來解決問題。
有了Hadoop的開放原始碼技術,讓許多人不需購買大型的資料分析設備,也有辦法來分析大量的數據。

傳統資料分析廠商,也紛紛將資料分析平臺轉換為分散式處理架構,提供水平擴充能力,或是增加處理速度更快的資料庫技術,來應付Big Data的3種特性。

找出大家都不知道的事,可以比競爭者早走一步」將會增加企業的競爭優勢。

換言之,誰能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找出有價值的資訊,誰就有機會在大數據時代占優勢,以確保公司每一個商業決策皆明智,在競爭的紅海中不至於犯錯。

所謂事出必有因,利用適當的分析工具,甚至可以從新聞中推測股票在未來的5到10分鐘會漲還是會跌,這一點也不神奇。
但數據是死的,如何賦予生命?

任何人都能拿這個工具做自己想要做的分析,一裝上就能用,分析的人不需要再寫一行程式。

演講者指出其中的重要性──每一天,每個人在臉書所有的留言、打卡或按讚被蒐集在各企業的伺服器上;每個人的容貌和打扮都被安裝路口及大賣場的監視器捕捉並記錄;每個人何時何地刷卡買了什麼東西,都被發卡銀行分類歸檔。

在大數據時代,每個人在不知不覺中「被蒐集」,再加以資料整合與加總。
或許有人不在意,但我發現其中確實有些是過去所沒有思考到,而現在可以做的更好的點。

別只侷限於分析既有資料,探頭看看外部的資料吧!
別迷信內部資料,外部的可能更加真實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unju 的頭像
    chunju

    小彭的網路日誌

    chun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