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牛老師分享  學歷史的大用:呂世浩(Shih-Hao Lu) at TEDxTaipei 2014
https://youtu.be/Ap0w3PgSK7g?si=Y4DIlKXcI59hp4mk

 

知識管理上課心得1211

學習知識本身就是一個傳承學問的方法,學歷史的目的在了解人性、啟發智慧。
要會思考,當學歷史時,不只要了解,也要有問題。

影片中呂老師提到當你人生遇上難題時,自己絕對不是歷史上第一個碰到這個難題的人吧?在過去有無數人面對和你一樣的難關,他們用什麼心態去面對?他們如何解決他們的問題?
以古鑑今就是這個道理。

學習知識的目的是啟發智慧,每一門學科都應該有這種哲學層次的思考。
而張良能成為建立漢室的宰輔之能臣,受到了黃石老人納履、約會、贈書的種種磨鍊,能有忍人之所不能忍之胸襟,才能幫助劉邦運籌帷幄之中,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從現代管理學角度,早歸納出中華數千年管理學三工具論:威脅、利誘、動之以情。

也提到張良與黃石公《忍》和《謀》概念!
忍字訣在現代管理學上,亦十分重要,與商業上的競爭對手談判,談得合約,除了要有適當的談判技巧,忍耐力亦十分重要。
讓我想起《論語.衛靈公》的小不忍則亂大謀。
意思是說,對小事不能正確對待,不加以容忍,就會給自己謀求的大事帶來失敗。

謀的運用要領包括:(一)時、空因素的利用(二)理性抉擇(三)掌握關鍵因素(四)保持彈性(五)超越框架性的思維。
也就是牛老師開頭提到的KNOW HOW及毛老師補充的內隱知識外顯化!

至於內隱知識外顯化的優缺點,以條列式呈現:
優點:
知識分享與傳承:外顯化使得個人知識可以更容易地被分享和傳遞給他人,有助於知識的傳承。

團隊協作:外顯化知識有助於團隊成員之間更好地合作和協同工作,因為知識變得更加明確且易於理解。

組織學習:外顯化有助於組織學習,使組織能夠更有效地從經驗中學習,並改進流程和工作方法。

問題解決:通過外顯化內隱知識,可以更系統地分析問題,找到解決方案,並改進工作流程。
創新:外顯化有助於創新,因為能夠清晰地看到知識的結構和關聯,促使新的思維和創意產生。

缺點:
知識喪失風險:在外顯化的過程中,可能無法完全呈現個人內隱知識的全部細節,導致知識的部分丟失。

過程耗時:外顯化過程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特別是當內隱知識複雜且龐大時。

僵硬化:一旦知識被外顯化,可能會變得較為固定,難以應對快速變化的環境和需求。

個人主觀性損失:外顯化的過程可能無法完全保留個人主觀的觀點和感知,使得知識變得較為客觀和標準化。

技術限制:有時候外顯化需要特定的技術和工具,而這可能不是每個人都具備或熟悉的,造成使用上的限制。

 

而了解人性,啟發智慧就是自己選修這堂課的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