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王在正先生的演講,他提到我們一輩子活在世上,無非就是要想盡辦法來創造出被人家利用的價值
如果我的被利用價值相當低,隨便一個人或一套硬體設備就可以取代掉我,那麼就算是我花了十幾個小時,累得跟狗一樣,老闆還是會隨時請我走路,因為我沒有被利用的價值。
 
常常有很久沒聯絡的朋友或客戶突然打電話給我,霹靂啪啦的問了一大堆問題,我也幾哩呱啦地回答他們,因為我有一些特定的印象停留在他們的腦海中
凡是他們遇到這一方面的問題時,通常都會先來問我,他們知道像這種事情找我準沒錯,這就是我個人獨具的被利用價值。
 
我們被利用價值在哪裡?有多少?能持續產生新的價值嗎?跟得上時代脈動嗎?
我想這才是我們最想瞭解的,其他的我認為都不是重點。
 
因為我曾經聽過xx老板說:只是創造出被人家利用價值的想法終究是員工,隨時都可能被取代!
會創造利用別人價值才是成功(老板)
 
以現實來看,雖然員工大都抱怨老板上司是豬頭,有時候幫別人擦完屁股後,還是要替自己擦擦汗!
不然做到流汗,被嫌到流口水= =" (我個人的經驗)
 
生存者,該是個什麼模樣?我認為是不斷創造被人利用的價值,才能創造利用別人價值
 
我認為任何人都應該學習業務行銷的技巧,因為你必須不斷地推銷你的理念讓別人接受
哪怕你是文書工作人員、工程師、行政總機小姐、甚至於董事長,我們每天都在推銷我們的想法給別人!
 
就像我現在打字的這一篇文章一樣我在將我的想法推銷給你,你的反應只有四種:Yes、No、Yes But、No But,如此而已,不要太排斥!
因為我從來都不認為全世界的人會百分之百相信我,連上帝都也有人反對,不是嗎?
 
其實我不喜歡一天到晚出門奔波,常常喜歡自己靜靜地窩在一個小天地裡作我感興趣的事情,等到被資遣後,我才驚然發現自己被淘汰了!
 
因為自己沒有因應潮流、市場變化而加強自己的競爭力以符合公司最大的利益需求之外,也沒有注意的是自己在團體中的定位,是否有所謂的被取代性,那怕這種取代性只適用於主管個人的感覺而已,跟公司的利益沾不上邊。
 
不過我相信一些社會應對進退技巧或人格特質的確是可以被後天塑造出來的,我們必須不斷的學習,並以理性的觀點來看團體運作的情形。
那些事該不該做、那些話該不該講、有沒有立即性、符不符合公司最大利益、不是個人能夠決定的。
在我們還沒有能力改變它之前,我們必須去適應它。
 
我要講的意思是說接下來的二三十年,我們這一代或是下一代到底要跟誰競爭?跟多少人競爭?
我已經很慎重地在思考這個問題,各位想過沒有?
 
我親友去了大陸這樣子走馬看花的逛了一下子,就覺得快活不下去了,各位的危機意識到底在哪裡?
很多大陸員工其實是相當糟糕的,幾乎完全沒有主動積極進取的精神,看了這麼多公司工廠,只看到少數人會自己動腦筋想解決方案,這個就是我們目前台灣員工的優勢所在,但是能維持多久呢?
 

如果用比較理性的角度來看,既然這個現實社會都是要用錢才能生存得下去,那麼廢話就不要說太多!
雖然我目前不知道該怎麼辦?但侏儸紀公園中很清晰的一句話:生命自會尋找出路
只要我們腦袋裡確實有料,若懂得運用,有朝一日必會得到相當的報酬。
但如果你讓老闆覺得不放心你的時候,就算是需要作出違法的行為,他還是會毅然下決心請你走路的。
 
主管形象的確適合呆伯特法則嗎?這倒也不儘然,我反而覺得彼得原則:「每個有能力的員工,最後都會陞遷到他們能力無法勝任的職務」堪差比擬。
 
所以現在我覺得呆伯特的處境還不是最悲慘的谷底
以員工心態看:雖然自以為是的老闆、無理要求的客戶,以及豬頭同事們依然圍繞在四周,讓人有志難伸!
但被過分要求就是我們展現自己價值的方式之一,告訴自己,現在能當呆伯特是幸福快樂的好事。
 
當然,你還是可以繼續私下抱怨工作時總是遇到「豬頭」,透過轉寄「砍死老闆」、「射死『澳客(台語:指難伺候的客人)』」的電腦小遊戲,抒發心中鬱悶、保持心靈健康。
但也別忘了,在睡前為他們祈禱,請上帝保佑他們能夠好好活著,以免自己的飯碗跟著不保
 
如果要創業千萬別像呆伯特,因為呆伯特他善於處理本身專業方面的問題,卻拙於處理人際關係、缺乏「政治手腕」。
也因此有做不完的工作卻得不到肯定,也永遠與昇遷無望。
創業前要瞭解自己,反省及面對自己的弱點,因為需要通才,要學習做很多雜事以及溝通能力。
也要想好風險,你有多少失敗空間,克服失敗的恐懼不代表你可以去賭。
 
至於下午講座提到ISO xxxx是什麼?呆伯特法則的作者說他也不知道那是個什麼玩意?
 
因為這個東西就如同人體內部的盲腸一樣(事實上就是如此),大家都不知道它是要拿來幹什麼用的?
但專家卻非常努力地蒐集了一些資料(事實上根本就沒啥資料可供蒐集),來推論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以及它到底有何用處?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最簡單的答案往往是對的。」
但是依據自己的經驗發現: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最簡單的答案往往錯得最離譜;但是我也注意到最簡單的答案通常聽起來最有道理,而且比困難的解說更有說服力。
看似愚昧,卻是精明,看似無厘頭,卻是混亦有道,也許做些選擇性的變動,會讓你覺得自己未來充滿著希望。
即使日後你發現變換後的工作現在的工作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只要可以做點別的事,而不是終生不變的被拴在一個固定的職務上,這在個人精神的滿足上就是一個重要因素。
 

如果想在安全情況下發展未來另一份新工作,那麼在現在的工作下,仔細規劃出自己下一步將要進行的準備,然後一步一步進行,直到時機成熟再轉換到新的工作去。
這種像老闆借貸的作法,其實在各行各業裡,有企圖心的職員早已行之多年,因為這種騎驢找馬的轉職方式,對有心發展另一個領域職能的職員而言,是既安全又穩當的策略。
 
對老闆而言,這也許是不道德甚至違法,但是仔細想想,現成功的老闆自己當年何嘗不是以這種策略,創造出今天的成就呢?
 
掌握目標,調整心態,然後付諸行動。
雖說我還不知道自己真正目標  =_="
 
有個成功的企業家曾說,做個清潔工或送報生並不可恥,最可恥的是連這種行業都做不好。
 
在自己所兼任的行業中去尋找和別人不同的一面,那就是保證你成功的特質,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英雄不怕出生低,不管從事什麼行業,只要能腳踏實地站穩根基,相信假以時日應會有收穫,所以千萬別看輕自己囉!
願共勉之!
 
祝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